收藏文章 楼主
版块:教育培训   类型:普通   作者:精勤学习网   查看:55132   回复:0   获赞:0   时间:2020-08-23 11:00:15

    为了方便大家备考研究生入学考试,精勤学习网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如下,欢迎大家点击查看!更多经典教材学习资料|视频课程|考研笔记|习题答案|考研题库,请登录 精勤学习网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838语言学概论》考研全套

获取网校:精勤学习网

下载完整资料:http://jingqin.100xuexi.com/Ebook/978495.html

  • 资料更新,免费升级!输入手机号一键注册即可免费学习资料前面部分!

  • 手机APP、电脑客户端、平板APP均可学习!

  • 全套资料包括以下:

  • 1.考研真题

    • 全国名校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详解

    说明:本科目考研真题不对外公布(暂时难以获得),通过分析参考教材知识点,精选了有类似考点的其他院校相关考研真题,部分真题提供了答案详解。

    2.教材教辅

    •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修订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说明:以上为本科目参考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

    3.考研题库

    • 2021年现代汉语考点归纳及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说明:本部分为本科目考试内容的相关题库,并提供了详解。

  • 真题试看

  • 2013年武汉大学文学院633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辨析下列术语

    1.体范畴与时范畴

    2.元音与辅音

    3.同音词和多义词

    4.语义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5.亲属语言和方言

    二、简答题

    1.简述音位归类的原则。

    2.简述复综语词根词缀与词根语、黏着语的词根词缀的区别。

    3.为什么说语言的社会功能是语言的本质功能?

    三、论述题

    1.论述语言是一个符号体系。

    2.举例说明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的关系。

    2013年武汉大学文学院633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一、辨析下列术语

    1.体范畴与时范畴

    答:(1)体范畴

    体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各种阶段和状态,是动词特有的语法范畴。例如英语动词有普通体、进行体和完成体三种形式。

    (2)时范畴

    时也是动词的语法范畴,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这时间往往以说话的时刻为准,分为现在、过去、未来。

    2.元音与辅音

    答:音素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1)元音

    元音又称母音,是在发音过程中气流通过口腔而不受阻碍发出的音。

    (2)辅音

    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称作辅音,也称作子音。

    (3)二者的区别

    发元音的时候,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发生振动,发音器官的其他部位不形成任何阻碍,因而气流经过咽腔、口腔时畅通无阻。发辅音的时候都是在发音器官的某一部位造成阻碍,呼出的气流只有克服这种阻碍才能发出音来。

    发元音的时候,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发辅音的时候,声道形成阻碍的那一部分器官特别紧张。

    发元音的时候,呼出的气流畅通无阻,因而气流较弱。发辅音的时候,呼出的气流必须克服某种阻碍才能通过口腔或鼻腔,因而气流较强。

    3.同音词和多义词

    答:(1)同音词

    词的意义完全不同,但语音形式完全相同的一组词称作同音词。

    (2)多义词

    具有两种以上相互关联的意义的词,称作多义词。

    (3)二者的区别

    同音词之间意义没有联系,是不同的词具有相同的语音形式;而多义词的各个意义之间有内在联系,是同一个词的不同义项。

    4.语义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答:(1)语义的主观性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并不等于客观事物本身,而属于主观世界。由于人们的认识能力、认识的角度等各方面的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可能与客观事物完全同一,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差异。所以,语义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

    (2)语义的客观性

    语义作为人们对词语所指事物现象的认识,最终来源于客观世界,因此,语义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表示实有事物现象的词语,如“树、红、走”等,其语义直接反映了客观事物现象的特征,即使是那些表示虚构事物现象的词语,如“鬼、神、龙”等,其语义也间接地、曲折地反映了客观世界。

    (3)二者是相辅形成,互依互存关系

    语义是客观事物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即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的认识,这种认识用语言形式表现出来。意识的主观性和认识对像的物质性就决定了语义的主观性和客观性是相辅形成,互依互存的关系。

    5.亲属语言和方言

    答:(1)亲属语言

    亲属语言是指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亲属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有一定的共同特点和对应关系。

    (2)方言

    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反映。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

    (3)二者的区别

    地位不同

    亲属语言彼此之间都是独立关系,可以以“语”命名,方言是同一种语言在地域上的不同变体,不具有独立性,只能用“话”命名。

    分化程度不同

    亲属语言是语言在地域上完全分化的结果,是不同的语言。而方言则未完全分化,仍然属于一种语言。单一社会在地域上的分化如果进一步加剧而形成完全的分化,则方言就进一步发展为亲属语言。

    二、简答题

    1.简述音位归类的原则。

    答:语音的互补原则、对立原则、音感差异和经济原则是归纳音位的四个重要标准,其具体表现如下:

    (1)互补原则

    互补分布是归纳音位的一项重要标准,要求处于同一音位中的音素必须处在互补关系中,其说的是音位变体的分布状况。音位的不同条件变体各有自己的分布条件,绝不出现在相同的位置上,因而它们的分布状况是互相补充的,这就称作“互补分布”。

    (2)对立原则

    两个音素在周围的音都相同的语音环境中独立承担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则两个音素就处于对立关系中。而在一语言中处于对立关系中的音素,就可以归纳为不同的音位,所以,语音的对立原则是音位归纳的重要原则之一。

    (3)音感差异原则

    归纳音位时除了要遵循互补原则外,还要注意音素的音感类型。由于在各种语言里形成互补分布的原因和情况不完全一

相关推荐

   考研资料|历年真题|考试押题|考试题库|课后习题答案,就上精勤学习网

先免费注册再下载


全站外链: TEC传感器 | 猫掌外链
要考试,就上精勤学习网! 
回复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回复: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838语言学概论》考研全套复习资料含考研真题复习笔记及题库

网站公告

近期本站被人为恶意注册及发布垃圾帖,每一个发帖都会经过审核,一经发现违法或垃圾帖的用户,帖子将被删除或封号,请大家共同维护互联网环境,共创美好互联网未来。

详细的发帖规则请阅读:

《小猪外链网发帖规则》

《小猪外链网最新金币规则》

注:本站严禁发布灰色违禁违法内容,如发现立刻永久封号,如开通会员的概不退款。

Powered by 小猪外链网 8.3.15

©2015 - 2025 小猪SEO外链平台

备案号:浙ICP备17015142号

免责申明:本网站内容由平台入驻会员撰写,除创始人账号外,其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小猪外链网立场。如果内容涉及侵犯其他公司、团体的利益、请联系小猪SEO外链网客服举证删除

您的IP:10.3.66.130,2025-05-17 05:36:06,Processed in 0.31968 second(s).

各位站长请准守小猪SEO外链网的发帖规则,文明理性发言

外链优化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分享
已有0次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