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猪外链里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小猪外链网资源分享仅为个人学习、交流之用,同时向原著作者表达敬意。
3、小猪外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小猪外链网信息均来源于用户自行发布,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可以按照《小猪外链网文章侵权处理流程》进行处理,同时向原著作者表达敬意。
4、内容由网友自主上传,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邮箱616859395@qq.com进行处理。


第1章 新文化运动与新文学革命
第2章 1920年代小说
第3章 鲁迅
第4章 1920年代新诗
第5章 1920年代戏剧
第6章 1920年代散文
第7章 1930年代文学思潮
第8章 1930年代小说
第9章 茅盾
第10章 老舍
第11章 巴金
第12章 沈从文
第13章 1930年代新诗
第14章 1930年代戏剧
第15章 1930年代散文
第16章 1940年代文学思潮
第17章 1940年代小说
第18章 现代通俗小说
第19章 1940年代新诗
第20章 1940年代戏剧
第21章 1940年代散文
第22章 解放区文学
第23章 1950~1970年代文学思潮
第24章 1950~1970年代小说
第25章 1950~1970年代诗歌、戏剧、散文
第26章 1950~1970年代台港文学
第27章 1980~1990年代文学思潮
第28章 1980~1990年代小说
第29章 1980~1990年代诗歌
第30章 1980~1990年代戏剧
第31章 1980~1990年代散文
第32章 1980~1990年代台港文学
第33章 2000年以来的小说
第34章 2000年以来的诗歌、戏剧、散文
第35章 现当代少数民族文学
新文化运动与新文学革命
一、名词解释
1《新青年》[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新青年》是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的一份综合性文化月刊。它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刊物之一。《新青年》早期主要宣传民主与科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后受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新青年》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新青年》坚持“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原则,对于外国文学的各种流派和作家采取开放的态度,先后译介了众多国外著名作家的作品。为了保卫和推进文学革命,《新青年》还进行了反对封建复古派文人及其他封建文学潮流的斗争。
2“三大主义”[四川大学2011年研]
答:“三大主义”是“文学革命”的纲领,由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首次提出。“三大主义”即“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陈独秀从内容到形式都对封建文学持批判否定的态度,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
3人的文学[中山大学2010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南京大学2013年研]
答:人的文学是五四时期出现的一种文学主张。1918年12月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时期文学创作中表现个性解放的主题,“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它紧紧把握了五四时期“人的发现”这一根本主题,表现出强烈的反封建的战斗色彩;揭示了新文学与现实人生的密切关系,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把人作为文学表现的中心,这对新文学的理论建设和创作实践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确立了文学革命的方向,使个性解放、人道主义成为五四时期文学创作一个最有代表性的特色。
4文学研究会[四川大学2013年研]
答:文学研究会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文学团体。1921年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王统照、沈雁冰、叶绍钧等。不久,活动中心移到上海,以革新后的《小说月报》为代用机关刊物。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艺术”这一现实主义主张,要求文艺表现或讨论社会人生问题,关心人民疾苦。会员遵循这一创作原则,写出一批“问题小说”和乡土文学作品,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表达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要求。除创作外,文学研究会在新文学理论探讨、外国文学译介诸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绩,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学运动的发展。
5创造社[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四川大学2011年研]
答:创造社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成立的中国现代文学社团之一。1921年7月中旬由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前期的创造社反对封建文化、复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强调文学应该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是其文艺思想的核心命题,表现出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倾向。后期创造社与太阳社一起大力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二、简答题
1胡适与五四文学革命。
答:胡适是五四文学革命最主要的倡导者,他对五四文学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
胡适于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针对“今日文学之腐败极矣”的现实,正式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并且明确指出改革旧文学的“八不主义”。这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公开倡导文学革命的文章。文章发表后在中国文化界引起了一场极大的反响,最先得到陈独秀、钱玄同的呼应,同时也遭到林琴南等人的诋毁。面对旧派的指责,胡适对其进行批驳之后提出了以白话文学为正宗的主张。
(2)提出国语文学的主张
他将五四文学革命引向了深入。首先,胡适的历史进化文学观打开了五四文学观念的新思路。其次,胡适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对五四文学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第三,胡适的开放的文学观为五四新文学注入了“少年血性汤”。
(3)标志五四文学革命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是各体新文学的建立
在这方面胡适同样作了许多努力,他为新诗建设花的气力最多,作品《尝试集》是我国第一部新诗集。当时胡适敢用平白的语言去写诗,这不仅是对文学传统的挑战更是对几千年封建礼教的挑战,更是从文体上去推动一场思想文化革命。在他之后,刘半农、康白情、沈尹默、周作人、俞平伯等人开始用这种新诗体创作。《尝试集》的出版使一些过去对用白话写诗持怀疑态度的人也纷纷向文坛靠拢,新诗创作一时蔚然成风。
(4)新小说方面胡适也作了一定的贡献
小说在中国长期遭到鄙视,胡适最早从文学的审美特征出发,在文学本体意义上提倡新小说。胡适十分看重短篇小说,1918年发表了《论短篇小说》。文章较早地对短篇小说作了界定,同时通过对中外文学发展总趋势的分析来说明发展短篇小说的意义,还对小说中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这篇文章对促进新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创作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他还曾经亲自动手将西洋小说译后给国人“作为创作的模范”,以及创作了新短篇小说《一个问题》。
(5)《终身大事》对我国话剧的建立起了开路的作用
在戏剧建设方面,五四文学革命初期注重对旧戏剧的批判、介绍欧洲的话剧,但是理论非常丰富,创作却十分贫乏,只有胡适的《终身大事》一部剧本是值得称道的。胡适主张在“取例”西洋戏剧的基础上建立中国的新戏剧。《终身大事》反映现实社会问题,形式上仿照西洋话剧,完全不同于我国传统的戏曲,对我国话剧的建立起了开路的作用。
综上可见,五四文学革命经历了酝酿、倡导、发展、推进等几个不同的历史阶段,胡适不仅在每一阶段中都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主张,而且参与主要实践活动,写出了很多作品,五四文学革命的成功与他的努力有直接的关系。
2简述周作人在五四文学革命中的贡献。[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
答: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散文创作的集大成者,也是五四时期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先导者和批评家。他在文学理论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具体表现为:
(1)以“人的文学”来概括新文学的内容
五四时期周作人最突出的贡献是以“人的文学”来概括新文学的内容,标示新文学区别于旧文学的本质特征,使“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在1918年底发表的《人的文学》这篇著名的文章中,周作人要求新文学必须以人道主义为本,观察、研究、分析社会“人生诸问题”,尤其是底层人们“非人的生活”;作家必须以认真严肃的,而非游戏的态度去描写“非人的生活”,对改造社会持积极的态度,而且还要展示“理想的生活”。在周作人的观点中,新文学所主张的人道主义具体指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只有作家自己觉悟了,“占得人的位置”,才能“讲人道,做人类”。周作人将新文学的本质界定为“重新发现‘人’的一种手段,根据目标再助成人性健全发展”。
(2)提出“平民文学”的概念
1919年初,周作人提出“平民文学”的概念,这实际上是“人的文学”的具体化。周作人将封建传统的旧文学概括为“贵族的文学”,认为“平民的文学”恰恰反其道而行之。其两者间的区别主要是指“文学的精神区别,指它的普遍与否,真挚与否”。周作人指出平民文学应以通俗的白话语体描写人民大众生活的真实情状,如实地反映“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描写大多数人的“真挚的思想与事实”。
(3)主张“人生的艺术派”
1920年,周作人做了一次题为《新文学的要求》的演讲,针对当时新文坛中已经出现的“人生派”与“艺术派”的分野,提出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为什么而什么”的态度是不可取的,因为“人生派”的流弊容易讲到功利里去,以文艺为伦理的工具变成文坛上的说教。文学根本不必“为什么”,只是用“艺术的方法”表现作者对于人生的情思。1923年出版评论集《自己的园地》,强调尊重创作个性,书写表达作者各自的情思,既反对以个人为艺术工匠的“为艺术派”,又反对以艺术为人生仆役的“为人生派”,而主张“人生的艺术派”。
(4)美文理论
周作人的理论贡献还在于对现代散文文体的理论确认。他于1921年发表《美文》,文章将“美文”界定为论文的一种,不过它不是批评的,不是学术的,而是艺术的。可以是叙事的,也可以是抒情的,但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美文要真实而简明,也就是讲真话、说自己的话,是个人“言志”之作。正因为他的提倡,文学性散文的地位才真正从理论上得到确认,散文位于与小说、诗歌、戏剧同等的位置。
周作人的这些理论提倡,都是以人道主义为本的为人生的文学,强调文学是人性的、人类的、也是个人的。这些主张虽然有些抽象,但恰与五四时期个人解放的热潮相合,所以有相当的代表性,对文学革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论述题
1举例论述中国现代文学在接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时是如何进行文化过滤的。[南开大学2011年研]
答:新文学先驱者中大多数人对西方的思潮、理论并不是盲目照搬,他们力求做到从时代、社会和新文学发展的需要出发去检验和选择外来的东西,并注入新的因素。因此,在当时产生重大影响的外来思潮都有一个“中国化”的“变形”过程。
网站公告
近期本站被人为恶意注册及发布垃圾帖,每一个发帖都会经过审核,一经发现违法或垃圾帖的用户,帖子将被删除或封号,请大家共同维护互联网环境,共创美好互联网未来。
详细的发帖规则请阅读:
《小猪外链网发帖规则》
《小猪外链网最新金币规则》
注:本站严禁发布灰色违禁违法内容,如发现立刻永久封号,如开通会员的概不退款。
免责申明:本网站内容由平台入驻会员撰写,除创始人账号外,其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小猪外链网立场。如果内容涉及侵犯其他公司、团体的利益、请联系小猪SEO外链网客服举证删除
您的IP:10.1.211.205,2025-05-17 09:56:36,Processed in 0.3033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