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猪外链里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小猪外链网资源分享仅为个人学习、交流之用,同时向原著作者表达敬意。
3、小猪外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小猪外链网信息均来源于用户自行发布,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可以按照《小猪外链网文章侵权处理流程》进行处理,同时向原著作者表达敬意。
4、内容由网友自主上传,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邮箱616859395@qq.com进行处理。


目录
说明:本全套共包括7种电子书、7种打印版(赠品)。
1.历年考研真题
2.参考教材配套题库
3.兄弟院校考研真题
试读(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第1章 绪 论
一、名词解释
《货殖列传》[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真题]
答:《货殖列传》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
二、论述题
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研]
答: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如下:
(1)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
①20世纪上半叶,经济地理学发展中的最重大事件就是经济活动区位论的引入。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一些经济学家在研究区位论的基础上,开始了对区域经济的整体研究。
③近20年来,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的日益增强,经济地理学家对此的研究也日益升温。
(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
①以单部门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区位论,逐渐暴露出研究的局限性。
②一些学者根据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地位日益提高的实际,更加侧重于大型跨国公司内部组分空间格局和演变的研究。
(3)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
①20世纪前期的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思维方式。
②20世纪60年代末,规范区位论和实证区位分析受到行为学派的冲击。行为主义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
③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冲突的加剧,结构主义地理学应运而生。
④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的增加,一些地理学家开始注重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
第1篇 经济活动区位
第2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名词解释
通达指数[中科院2012年研] [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通达指数是指交通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它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通达指数越小,点的通达性越好,指数越大,点的通达性越差。
交通网的连接度[西北大学2012年研]
答:交通网的连接度是指交通网的发达程度,常用贝塔指数表示。贝塔指数为交通网中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贝塔指数越大,交通网的连接度越好,交通越便捷,贝塔指数越小,交通网的连接度越差,交通越不方便。
经济活动区位[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经济活动区位作为人类活动区位一个主要方面,在地理空间之中存在,同时地理空间也通过经济活动区位而发生作用。经济活动区位研究在于解释经济现象的空间现象,把握经济活动的地域结构,从而形成其作为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地理空间是有限的,尽管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扩大了经济活动的空间,但空间的有限性并没有改变。同时,“一个场所一个区位”的空间特征,产生了围绕经济活动的区位竞争。
二、简答题
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西北大学2012年研]
答:(1)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自然环境是影响经济活动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其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自然环境条件对经济活动具有制约作用;
②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特性差异,也导致其具不同的区位选择。
(2)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①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存续。任何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必须达到一定规模的需求才能够支持其基本的运营成本,这一规模即所谓的需求门槛。需求门槛因经济活动的性质和类型不同而不同。
②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市场特性一般包括市场意识、需求特点、竞争环境、管理秩序等等。市场意识的差异,往往来源于不同地区人们的传统意识的差异。
(3)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随着社会化分工的发展,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脱离不开其他相关产业或部门的支持,也离不开生产要素的支持,即经济活动区位选择中产业环境至关重要。构成产业环境的要素很多,如产业集聚、基础设施、生产服务以及其他自然与人文环境等。
(4)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政策环境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发展某种行业的条件和约束,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从而成为吸引经济活动集聚的因素之一。
①政策一般反映政府对地域发展的基本导向。
②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非常关注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协调。
古典区位论和现代区位论的区别。[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研][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1)古典区位理论
古典区位论是在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地租学说、比较成本学说基础上,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成果发展起来的。具有代表性的有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和廖什的市场区位论。
(2)现代区位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进一步多样化,仅考虑单一的经济因素已不能全面地反映工厂区位选择的目标,从而重视非经济区位因子以及行为因素的新区位理论也应运而生。如:中心地理论。
(3)两者的区别
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的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和内容的不同。
①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还要额外考虑到非金钱收益和“满足”的需要;
②在具体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多种具体目标;
③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要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网站公告
近期本站被人为恶意注册及发布垃圾帖,每一个发帖都会经过审核,一经发现违法或垃圾帖的用户,帖子将被删除或封号,请大家共同维护互联网环境,共创美好互联网未来。
详细的发帖规则请阅读:
《小猪外链网发帖规则》
《小猪外链网最新金币规则》
注:本站严禁发布灰色违禁违法内容,如发现立刻永久封号,如开通会员的概不退款。
免责申明:本网站内容由平台入驻会员撰写,除创始人账号外,其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小猪外链网立场。如果内容涉及侵犯其他公司、团体的利益、请联系小猪SEO外链网客服举证删除
您的IP:10.1.88.161,2025-07-02 00:07:28,Processed in 0.3768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