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版块:教育培训   类型:普通   作者:才聪学习网   查看:257927   回复:0   获赞:0   时间:2020-04-30 18:20:39

张成福《公共管理学》修订版课后习题详解——才聪学习网

 

 

张成福《公共管理学》(修订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考研全套资料详情,请点击链接》》》http://ccw.100xuexi.com/Ebook/1967.html

 

 

内容简介

 

本书是张成福《公共管理学》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公共管理学相关资料对张成福《公共管理学》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精选考研真题,巩固重难点知识。为了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本书精选详析了部分名校近年的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这些高校均以该教材作为考研参考书目。所选考研真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显当前热点。

4)附赠2套名校考研真题解析。本书赠送中国人民大学2012~2013年考研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考研真题及解析,考生可以据此了解考研真题的命题风格和难易程度,并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

 

 

目录

 

1章 公共管理导论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1.3 考研真题详解
2章 公共管理者的角色与知能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2.3 考研真题详解
3章 公共部门的角色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3.3 考研真题详解
4章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4.3 考研真题详解
5章 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与评估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5.3 考研真题详解
6章 公共组织管理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6.3 考研真题详解
7章 公共组织中的领导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7.3 考研真题详解
8章 公务人力资源管理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8.3 考研真题详解
9章 公共预算与财务管理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9.3 考研真题详解
10章 信息资源管理与电子化政府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10.3 考研真题详解
11章 公共服务的绩效管理
 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11.3 考研真题详解
12章 公共危机管理
 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12.3 考研真题详解
13章 公共管理的新策略
 13.1 复习笔记
 13.2 课后习题详解
 13.3 考研真题详解
14章 公共管理中的责任与伦理
 14.1 复习笔记
 14.2 课后习题详解
 14.3 考研真题详解
15章 企业型政府与政府再造
 15.1 复习笔记
 15.2 课后习题详解
 15.3 考研真题详解
附 录 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代码841)真题及详解
 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代码841)真题及详解

 

试读(部分内容)

 

1章 公共管理导论

1.1  复习笔记

一、公共管理的意义

1.公共管理的含义

公共管理是指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的过程。

2.公共管理的性质

1)公共管理承认政府部门治理的正当性。

2)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对社会治理的主要责任。

3)公共管理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以及在处理社会及经济问题中的责任共负。

4)公共管理强调多元价值。

5)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绩效的重要性。

6)公共管理既重视法律、制度,更关注管理战略、管理方法。

7)公共管理以公共的福祉和公共利益为目标。

8)公共管理将公共行政视为一种职业,而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职业的实践者。

二、公共管理的发展与研究途径

1.公共管理的发展

1)公共管理发展的学科背景

公共行政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的典范变迁:

①第一阶段:政治与行政二分法(1900—1926)

以行政学者古德诺、怀特为代表,主张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观点,主张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而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政治不要干扰行政,行政应维持价值中立,以追求经济与效率为目标。

②第二阶段:行政原则(1927—1937)

在这一阶段,许多行政学者关注建构“行政原则”。魏劳毕于1929年出版的《公共行政的原则》,特别强调有一些科学的行政原则存在,并且这些原则能被认识,PDSDCORB就是行政原则的最佳体现。

③第三阶段:公共行政即政治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公共行政具有强烈的规范取向,这个时期的公共行政以建立规范理论为目的,为知识而追求知识,对改进公共行政实务助益不多。

④第四阶段:公共行政即管理学(从1960年—20世纪70年代初期)

这一时期行政的部分学者不满政治取向的公共行政研究,从而转向管理领域寻求发展。这一时期公共行政的基本假设基础包括:

a.公共行政与私部门的行政没有本质的区别;

b.强调一般管理或类同管理;

c.企业绩效优于政府绩效,而主张师法企业,提高政府绩效。

公共行政即管理学的发展,形成了有管理无公共的窘境,完全忽略了公共管理所处的政治环境和公私管理之差异,由于大环境之差异,私部门管理的知识、技能、概念与工具,在引入政府部门运用后,产生格格不入甚至失灵的情形。

2)公共管理发展的时代背景

①政府规模的扩大和政府角色的膨胀以及社会对政府之不满

二战后,在福利国家观念的推动下,政府的权力不断扩张,政府的职能范围扩大,政府的角色日益多样化,这导致政府必须投入大量的资源以提供公共服务。

同时,为支付大量公共开支所采取的重税政策也导致经济竞争力的下降和民众的不满。

②经济因素与财政压力

a.工业化国家朝着福利国家的方向发展,造成政府每年必须负担庞大的转移性财政支出,拖垮了政府的预算和经济,造成经济衰退、失业率的上升,形成了政治、经济的不稳定。

b.国际经济的自由化趋势所造成的竞争压力逐渐加剧,对各国政府均造成巨大的改革压力。促进国内经济发展、节省政府施政成本、提升国际竞争力成为各国执政者面临的核心课题。

③社会问题与政府不可治理性的增加

a.随着工业化和科技发展,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如人口膨胀问题、都市化问题等。政府所面临的公共问题的复杂性、动荡性和多元性环境,导致政府不可治理性的增加。

b.传统的政府功能已不足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加之官僚体系本身的缺陷引发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使政府的存在充满了合法性危机。让公共服务回归社会、市场的呼声日渐高涨,缩小政府职能成为一股潮流和趋势。

④新右派学说与保守主义政治意识形态的巨大影响

20世纪70~80年代起,具有保守主义政治倾向的政党在西方执政,新右派学说抨击60年代盛行的社会福利国家和政治的缺点,并认为政府失灵比市场失灵更为严重,应将私部门管理引进公部门之中,使政治控制得以强化、预算削减、专业自主性降低、公务员的工会弱化,同时,半竞争性的架构将克服官僚体制天生无效率的弊端。

2.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径以及特质

1)P途径下的公共管理

P途径下的公共管理是指以公共政策为研究途径的公共管理理论研究。该理论研究认为,公共管理必须与公共政策的形成与制定密切相关。P途径研究的公共管理一般将公共管理者界定为高层次的政策管理职位,而非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者,同时特别强调具有政策制定权的高级行政主管的管理策略,并相当重视公共管理的政治面向。以研究取向而言,P途径十分重视非理论性的、非量化的,以实务为基础的规范取向;在研究方法上,大多是采用个案研究法。

公共政策取向的公共管理有三个基本特点:

①视公共管理为政策分析的互补之物,成为这些学院教学课程的方向;

②在教学研究上十分重视个案研究,以从事实务工作者的经验为素材;

③以高层管理者,特别是政治性任命官员为教学研究对象,致力于促进此类人员与学界之间的沟通对话。

2)B途径的公共管理

B途径的公共管理是指以企业管理为研究途径的公共管理理论研究;B途径的公共管理与P途径的公共管理的区别在于:

①P途径的公共管理试图摆脱传统公共行政,形成独立的管理领域;B途径的公共管理则试图与公共行政合流。

②P途径的公共管理认为公私部门管理有别;B途径的公共管理者则认为公私部门的管理没有质的差异,应以较严谨的态度发展实证理论来描述与解释公私部门的异同。在此前提下,B途径的公共管理者偏好、认同并接受企业管理的概念与工具,并将之引入运用于公共部门的管理。

③P途径的公共管理几乎完全依赖案例研究为获取知识的工具;B途径的公共管理兼采案例研究与量化研究作为教学研究的方法。

④P途径的公共管理长于个案的处理与分析;B途径的公共管理比较重视学术的研究与理论的建构,长于从不同的学术领域中吸取有用的理论、技术与方法。

⑤P途径的公共管理以高层管理者,特别是政治性任命人员为主要教学研究对象;B途径的公共管理以具备文官资格的公共管理者为主要教学研究对象。

3.公共管理学的特质

1)公共管理基本上是一个整合性的概念,基本上是一种介于企业管理与公共行政之间的“第三条道路”。

2)公共管理是将私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于公共部门,但并未改变公共部门的主体性。公共管理并不否定公共部门的特性。

3)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以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焦点。任何公共事务的管理必须解决两大问题,即内部技术问题和外部整合问题。当代公共管理非常重视外部整合问题。

4)公共管理不完全等于“政府管理”,而意味着一种新治理。它强调治理,即由众多行动者组成的一个关系网络和众多行动者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

5)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公共管理强调价值的调和,不仅重视“三E”,即经济、效率、效能,同时也重视公平、正义和民主。

 

 

 

 

考研全套资料详情,请点击链接》》》http://ccw.100xuexi.com/Ebook/1967.html

 

 

考生首选官网,请收藏才聪学习网,点击链接》》》http://ccw.100xuexi.com,获取更多考试资料!

 


全站外链: TEC传感器 | 猫掌外链
考研、考证、找考试资料首选才聪学习网:http://ccw.100xuexi.com 
回复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回复:张成福《公共管理学》修订版课后习题详解——才聪学习网

网站公告

近期本站被人为恶意注册及发布垃圾帖,每一个发帖都会经过审核,一经发现违法或垃圾帖的用户,帖子将被删除或封号,请大家共同维护互联网环境,共创美好互联网未来。

详细的发帖规则请阅读:

《小猪外链网发帖规则》

《小猪外链网最新金币规则》

注:本站严禁发布灰色违禁违法内容,如发现立刻永久封号,如开通会员的概不退款。

Powered by 小猪外链网 8.3.15

©2015 - 2025 小猪SEO外链平台

备案号:浙ICP备17015142号

免责申明:本网站内容由平台入驻会员撰写,除创始人账号外,其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小猪外链网立场。如果内容涉及侵犯其他公司、团体的利益、请联系小猪SEO外链网客服举证删除

您的IP:10.2.165.192,2025-05-16 16:15:34,Processed in 0.36162 second(s).

各位站长请准守小猪SEO外链网的发帖规则,文明理性发言

外链优化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分享
已有0次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