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版块:教育培训   类型:普通   作者:才聪学习网   查看:288287   回复:0   获赞:0   时间:2020-04-16 21:38:21

2021年暨南大学《828管理学与微观经济学》考研全套资料


考研全套资料详情,请点击链接》》》http://ccw.100xuexi.com/EBook/75784.html


Image


目录

隐藏

说明:本全套共包括17种电子书、14种打印版(赠品)、3种图书。

1.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2.参考教材视频讲解【109小时高清视频】

3.参考教材笔记、课后习题与考研真题详解

4.参考教材配套题库

5.相关教材题库

6.考研题库(含兄弟院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7.经济学考研强化班内部讲义



考研真题及详解

隐藏

第一讲 需求与供给

第一节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一、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条件——“理性人”或者“经济人”假设

“理性人”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和概括。这个被抽象出来的基本特征就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即他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后面的分析中,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都是“理性人”假设的体现。数学方法表述为:目标函数的一阶偏导等于零——经济学的优化方法之一。

从总体来看,“理性人”假设是符合实际的。尽管现实生活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非理性的经济活动,但就整体而言,人的选择是理性的。因此,不能根据个别的非理性选择而断言“理性人”假设是不现实的。

二、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change in the quantity demanded)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需求的变动(change in demand)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图1-1 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

如图1-1所示,当一种产品的价格变化时,将引起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如需求曲线D0上的箭头所示。当任何一种其他影响购买计划的因素变动时,将引起需求曲线移动和需求变动。需求增加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从D0到D1),需求减少使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从D0到D2)。

也就是说,对于给定的需求曲线,价格变化反映在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上;需求曲线的移动会引起在给定价格水平下需求量的变化。

三、均衡价格决定的供求模型

均衡价格决定模型为:

模型所决定的变量Q和P称为内生变量(endogenous variable);其他变量如α、β、δ和γ均为外生变量(exogenous variable),是模型能够建立的外部条件。

至于上式当中的需求曲线方程Qd=α-βP为什么是这种形式(斜率为负,需求曲线向下倾斜),消费者行为理论将予以讲述;供给曲线方程Qs=-δ+γP为什么是这种形式(斜率为正,供给曲线向上倾斜),分析竞争性市场时将予以讲述。

四、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是经济学的三种分析方法。在整个经济学的分析过程中,经常用到以上三种分析方法。

【例1.1】谈谈经济学中的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研)

答: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是经济学的三种分析方法。由于经济学的目的在于寻找均衡状态,所以从研究均衡状态的角度来区别和理解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这三种分析方法。

(1)静态分析是指考察在既定的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例如,在均衡价格决定模型中,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给定的情况下,二者的交点即为均衡点,此时的价格为均衡价格,此时的数量为均衡数量,没有外力的情况下均衡点不再发生变化。这就是静态分析方法。

(2)比较静态分析是指考察当原有的条件或外生变量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例如,在均衡价格决定模型中,当外生变量的变化使得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时,均衡点的位置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对新旧均衡点的分析比较就是比较静态分析。

(3)动态分析是指在引进时间变化序列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时点上变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均衡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例如,蛛网模型就是一个典型的动态分析。

【名师点评】应该说本题的难度系数不是很大,但要答好也并不容易。之所以将此题列出来,重点是介绍答题方法。学员在作答时,一定要注意答题的条理性,从而保证主观题的作答能取得一个理想的分数。

中国人民大学2012年802经济学综合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微观经济学部分第一题为:

什么是经济学中的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各举一个微观经济学的例子说明这两种分析。

这两道考题非常相似,从而可以看出,研究历年相关院校考研真题的价值所在。

五、均衡分析

【例1.2】2010年农产品价格出现了迅猛的上涨态势。根据中国新闻社一个记者的追踪调查:一车西红柿,千里进京,成本为每斤1元。送菜进城的菜农每斤赢利为0.1元。然而,西红柿在从批发市场到市民餐桌的“最后一公里”,其价格却“野蛮上涨”,连翻几个跟头,从1.1元涨至3元。请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理论,从需求、供给和一般均衡的角度分析这种涨价现象,并提出抵制价格上涨的政策建议。(人大2012研)

答:(1)涨价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西红柿在从批发市场到市民餐桌的“最后一公里”,其价格“野蛮上涨”的原因可以从需求、供给和一般均衡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成本增加。西红柿等蔬菜价格在“最后一公里”狂飙,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蔬菜经营者的生活和销售成本一直在增加。随着整体物价的上涨,蔬菜经营者的生活和销售成本不断增加,如摊位租金费、管理费、蔬菜经营者生活成本等。为了分摊这部分成本的上涨,蔬菜中间商、菜摊主等,提高了西红柿等蔬菜的价格。

供需矛盾。之所以会出现菜价在“最后一公里”价格飙涨,根本原因在于北京市蔬菜需求与供给的矛盾,蔬菜是低质、低价、易腐的商品,需要高效率的配送条件,但北京的菜市场却呈现出减少、缩小、缺失等现状,再加上在京配送蔬菜的运输成本,远高于蔬菜从产地到批发地的运输成本,近年来房租等又不断飙升,最终造成了“最后一公里”菜价远高于批发价。

垄断经营。由于部分市民身边的菜市场规模小,导致一些菜市场可以在一定区域内垄断经营,而市民对蔬菜的需求是“刚性需求”,对菜市场的选择余地变小,转换成本高。因此,北京菜市场在一定范围内调高菜价,以求获得更多利润。

配送率低。事实上,西红柿等蔬菜价格在“最后一公里”狂飙,关键还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蔬菜供应效率的问题,如果配套菜市场建设到位,蔬菜配送效率提高,根本不会出现菜价涨起就难落的现象。

(2)抵制价格上涨的政策建议

为解决农民“卖菜难”和居民“买菜贵”并存等问题,可采取具体措施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相应的政策建议如下: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稳定和提高大城市蔬菜自给能力;加强蔬菜重点生产基地建设;改善蔬菜流通设施条件;完善“绿色通道”政策;提高蔬菜产销的组织化程度以降低营销费用;强化蔬菜信息体系建设;统筹抓好当前“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

【名师点评】该题为人大2012年“802经济学综合”的一道考题。该题所给的例子出自于2010年9月3号北京晨报的一篇报道,考察考生的经济学素养和功底。题目本身不难,但要得高分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经济学观察力。该题一共问了两问,涨价的原因是什么,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其中,难点在于第一问,要求从需求、供给和一般均衡的角度来分析。第二问,没有标准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考研全套资料详情,请点击链接》》》http://ccw.100xuexi.com/EBook/75784.html



考生首选官网,请收藏才聪学习网,点击链接》》》http://ccw.100xuexi.com获取更多考试资料!


全站外链: TEC传感器 | 猫掌外链
考研、考证、找考试资料首选才聪学习网:http://ccw.100xuexi.com 
回复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回复:暨南大学828管理学与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才聪学习网

网站公告

近期本站被人为恶意注册及发布垃圾帖,每一个发帖都会经过审核,一经发现违法或垃圾帖的用户,帖子将被删除或封号,请大家共同维护互联网环境,共创美好互联网未来。

详细的发帖规则请阅读:

《小猪外链网发帖规则》

《小猪外链网最新金币规则》

注:本站严禁发布灰色违禁违法内容,如发现立刻永久封号,如开通会员的概不退款。

Powered by 小猪外链网 8.3.15

©2015 - 2025 小猪SEO外链平台

备案号:浙ICP备17015142号

免责申明:本网站内容由平台入驻会员撰写,除创始人账号外,其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小猪外链网立场。如果内容涉及侵犯其他公司、团体的利益、请联系小猪SEO外链网客服举证删除

您的IP:18.188.93.255,2025-05-12 10:38:58,Processed in 0.52692 second(s).

各位站长请准守小猪SEO外链网的发帖规则,文明理性发言

外链优化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分享
已有0次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