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版块:教育培训   类型:普通   作者:才聪学习网   查看:255951   回复:0   获赞:0   时间:2020-04-12 21:04:39

叶澜《教育学原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考研全套资料详情,请点击链接》》》http://ccw.100xuexi.com/Ebook/965464.html



复习笔记及详解

隐藏

第1章 教师的教育学之旅

1.1 复习笔记

一、教育学的产生

(一)教育学的起源

1.双重的起源

教育学原理是有关如何通过教育活动促进生命成长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思想,其起源和发展与人类早期的教育活动有关,与教师的出现有直接的关联。教育学具有双重起源:

(1)来自思想家的关于教育问题的哲学思辨。如我国的孔子、孟子,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他们的教育活动和学术思想对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起到深远影响。

(2)来自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作为有文化的教师群体,他们在教育活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并对教育实践活动中的经验与问题进行反思,产生第一批教育思想,为以后的教育学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2.培根的影响

尽管通过培根之手,教育知识第一次登入学术的殿堂,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在培根时代,事实上还没有学科意义上的教育知识。

(二)教育学的概念

关于教育学概念的不同观点如下:

1.《教育大辞典》

中国第一部大型教育辞书《教育大辞典》中指出:教育学是指“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

2.皮斯库诺夫

苏联教育学者皮斯库诺夫认为,教育学是关于专门组织地、有目的地和系统地培养人的活动的科学,关于教育、教养和教学的内容、方式和方法的科学。

3.田浦武雄

日本学者田浦武雄认为,对教育进行学术性研究并综合成一个理论体系,即为教育学。

4.贝斯特

法国学者贝斯特认为,教育学的含义,既包括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有直接联系的那些教育学科,如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法学、教育人类学等。也包括直接从事教育研究的那些学科,如教育史、教育哲学和教学法等。

5.亨德森

美国学者亨德森认为,几百年来,人们把对教育过程进行研究的学问称为“教育学”,包括康德、赫尔巴特等人。

6.舒耶尔

从西方国家看,真正坚持并大量运用本来意义上的“教育学”概念的是德国人。在舒耶尔和旌米特合写的《教育学》一文中,他们认为,应区分四种不同意义的教育学:

(1)作为教育行为方式和观念的教育学;

(2)作为教育理论的教育学;

(3)作为教育科学的教育学;

(4)作为建立在牢固科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学。

综上所述,“教育学”的概念具有以下特征:

(1)综合性是教育学概念的基本特征。即教育学应为一门统一的学科。

(2)教育学的内涵和外延具有历史性和发展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并且会产生各种分化。

(3)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不能没有人。

二、教育学在西方的产生与发展

(一)近代西方教育学的奠基和演化——教育学的学科化

在初具独立形态的教育学建立的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如下发展历程。

1.从教学论到初具形态的教育学的出现

(1)最初的独立形态的教育学是以经验事实为基础的教育学,它源于教育、教学经验的概括,这也为教育学科的独立和日益科学化提供了可能。

(2)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成为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他同时也为教育学的科学化起到了奠基的作用。他在教育学上的建树,可概括为六个方面:

在教育学的理论性质问题上,夸美纽斯第一次作了明确肯定的回答。

在教育学理论体系上,夸美纽斯创造了一个被几个世纪的人们竞相模仿的相对完整的结构模式。

在教育学的逻辑起点上,夸美纽斯首创“人本主义”逻辑起点论。

在教育学史上,夸美纽斯首次从科学认识的角度强调并试图探讨教育原理。

在教育学研究方法上,夸美纽斯为后世教育研究树立了典范。

在教育学史整个发展谱系上,夸美纽斯开创了近代的“自然主义教育学”理论流派。

2.作为独立学科的教育学的形成

作为一门学科的教育学的理论体系的构建,存在着两种方式:

(1)哲学的取向

德国哲学家康德的教育学从先验的观念论哲学出发,他的诸多结论,主要是依据演绎推理的方法,通过哲学思辨得出。他的教育学主张对后来的教育哲学的发展颇具影响。

(2)科学的追求

特拉普学者特别强调实验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并试图建立以实验心理学为基础的教育学体系。他以经验事实的描述、分析、解释为基础的教育学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接近现代逻辑实证论者关于一切科学的命题都是对事实有所判定的经验命题的主张。他的思想对后来教育学向经验教育科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3.科学的教育学基础的奠定

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是科学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教育学需要有它自己的概念体系,这种概念体系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1806年,他发表了著名的《普通教育学》,初步建立了一种以教育目的为基本导向的理论模式。为“科学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考生首选官网,请收藏才聪学习网,点击链接》》》http://ccw.100xuexi.com获取更多考试资料!




全站外链: TEC传感器 | 猫掌外链
考研、考证、找考试资料首选才聪学习网:http://ccw.100xuexi.com 
回复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回复:叶澜教育学原理复习笔记及详解_才聪学习网

网站公告

近期本站被人为恶意注册及发布垃圾帖,每一个发帖都会经过审核,一经发现违法或垃圾帖的用户,帖子将被删除或封号,请大家共同维护互联网环境,共创美好互联网未来。

详细的发帖规则请阅读:

《小猪外链网发帖规则》

《小猪外链网最新金币规则》

注:本站严禁发布灰色违禁违法内容,如发现立刻永久封号,如开通会员的概不退款。

Powered by 小猪外链网 8.3.15

©2015 - 2025 小猪SEO外链平台

备案号:浙ICP备17015142号

免责申明:本网站内容由平台入驻会员撰写,除创始人账号外,其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小猪外链网立场。如果内容涉及侵犯其他公司、团体的利益、请联系小猪SEO外链网客服举证删除

您的IP:3.14.249.46,2025-05-11 15:07:58,Processed in 0.27148 second(s).

各位站长请准守小猪SEO外链网的发帖规则,文明理性发言

外链优化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分享
已有0次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