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版块:摄影资讯   类型:普通   作者:摄影ba   查看:7875   回复:0   获赞:0   时间:2021-09-26 15:38:17

今天这篇文章,整理自著名纪录片导演任长箴的课堂演讲,为大家解答一些关于纪录片创作的实际问题。


下面我们就重点分析一下,90%的导演在纪录片拍摄的过程中,都会不小心踩进哪些坑?

误区1:爱写论文

在拍认知类纪录片时,导演总是想追求文化感和历史感,这样往往会把片子拍成论文。第一集追根溯源;第二集徐徐展开、举例说明;最后一集盖棺定论、总结陈词。完全像在写论文,而不像在拍片子。
导演总怕信息不够、观众不明白,就不断在片中东拉西扯,进行信息堆砌。但其实,观众看片子不是要做学术探究,而是想看一个故事,在欣赏故事的同时去获取认知。

误区2:主题模糊

很多编导会分不清纪录片的主题、题材和选题。一部片子的主题是它所体现的价值观,是影片的灵魂,可以总结为关乎爱和真理的一句话;题材是片子对外呈现的题目,这是影片贯穿始终的骨架;而选题则是一个个具体的故事,它们是一部片子的血肉。
举个例子,《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的主题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题材是“松茸这种食材”,而具体的选题是“单珍卓玛上山采松茸的辛苦故事”。这三者完全不同,但是编导们经常混为一谈。
无论是搞混了,还是缺了其中任何一样,片子都会变得血肉模糊。

《舌尖上的中国 》第一工作照

误区3:煽情故事

很多编导喜欢在片子中讲感人的故事、比惨、煽情,殊不知这是拍摄记录片的一大误区。因为这些都不是故事,而叫事迹。事迹是以人物的业绩为基础,故事则不然,故事的基础是人物的愿望。
真正的人物故事,应该是人物在实现愿望的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比如,在单珍卓玛采松茸的这个故事中,突出她采松茸过程中遭遇的挫败,观众在观看中就会因为这种挫败与人物产生共情。
这里所说的故事,和我们日常谈论的故事,不是同一个概念。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说的“故事”,通常是指信息。而影视作品中的“故事”指的是人物在困境中的经历。


为了不将故事和信息相混淆导演在讲一个故事之前,要问自己六个问题:

1. 故事当中的人物是什么人?

2. 这些人物有什么愿望?

3. 这些愿望实现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4. 这些困难会对他造成什么样的心理困扰?

5. 谁帮他解决了困难?

6. 故事的结果是怎样的?


如果一部片子中,主人公的故事能够回答以上六个问题,就是一个好故事。故事中的人物并不一定要高大上,反而是带有弱点、缺点、局限的人物故事,讲出来会更动人。如果没有明显的挫折困境,就要找到不明显的挫折困境,总之要找到一些。
如果仅仅回答了五个W加一个H,平铺直叙地陈述起因、经过、结果,那就是基础信息的罗列,这只能算作新闻,不能称其为故事。

简单来说,人的故事就等于人的愿望+困境+克服困境的方式+结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电影摄影师 文|后浪电影学院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nw4CbtrN1Ujoqxq-tueNw

照片直播:www.alltuu.com

本文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全站外链: TEC传感器 | 猫掌外链
云摄影:www.alltuu.com 
回复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回复:拍不好纪录片,你大概走入了这3个误区

网站公告

近期本站被人为恶意注册及发布垃圾帖,每一个发帖都会经过审核,一经发现违法或垃圾帖的用户,帖子将被删除或封号,请大家共同维护互联网环境,共创美好互联网未来。

详细的发帖规则请阅读:

《小猪外链网发帖规则》

《小猪外链网最新金币规则》

注:本站严禁发布灰色违禁违法内容,如发现立刻永久封号,如开通会员的概不退款。

Powered by 小猪外链网 8.3.15

©2015 - 2025 小猪SEO外链平台

备案号:浙ICP备17015142号

免责申明:本网站内容由平台入驻会员撰写,除创始人账号外,其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小猪外链网立场。如果内容涉及侵犯其他公司、团体的利益、请联系小猪SEO外链网客服举证删除

您的IP:3.144.97.63,2025-05-15 13:34:08,Processed in 0.28442 second(s).

各位站长请准守小猪SEO外链网的发帖规则,文明理性发言

外链优化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分享
已有0次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