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猪外链里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小猪外链网资源分享仅为个人学习、交流之用,同时向原著作者表达敬意。
3、小猪外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小猪外链网信息均来源于用户自行发布,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可以按照《小猪外链网文章侵权处理流程》进行处理,同时向原著作者表达敬意。
4、内容由网友自主上传,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邮箱616859395@qq.com进行处理。


先设定相机,后设定闪光灯。在离机闪领域,M 模式是应用上的大宗。在拍摄时,我们会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闪光灯的出力(输出功率),另一个则是相机的测光、曝光设定。基本上,我们是先决定相机的设定值,再决定闪光灯的出力问题。先参考环境光,再考虑闪光灯。
思考一下:在闪光灯未触发时,相机的设定值本身不能让主体过曝!当主体已过曝,那么闪光灯进来时,结果还是过曝!但如果主体曝光不足,我们就用闪灯将他补足光线。
我们先讲基本原则,实战时,闪灯摄影受到环境光的影响很大,会因场景跟环境光不同而有所差异。
请各位以矩阵测光的值做参考值,然后决定主体应该要欠曝Under 多少!
如果相机设定值,主体Under 达到1.5 级以上时,那么等一下闪灯出力需要较强,才能让主体曝光刚好,这时闪灯做为主光; 如果设定值只会让主体Under不足一级、0.5 级左右,闪灯出力通常不用太强,此时闪灯的角色就是补光。
相机测光后,要让主体Under 不足多少?这是摄影师的决定。先用矩阵测光来测整体的画面,有两个重要意义:
1. 相机测光后,得到环境光参考,并开始决定主体Under 的程度、环境光的参与程度,这就是相机设定值的依据。
2. 主体Under 的程度,就可决定闪灯的角色,以及出力的大小程度,这是闪灯出力的依据(后面会更详细的探讨)。
以此为依据,我们便先拍摄几张,看看当时的判断是否正确。
至于首拍之后,如果还要调整主体的明暗程度呢?应该怎么做?
因为相机的设定值主要是管场景,主体的明暗是闪灯在负责,所以,应该要先调整闪灯的出力大小(或是稍微调整一下闪光灯的距离)。
如果不调整闪灯的出力时,相机的设定这边,就是「用光圈来控制主体明暗、用快门来控制环境的明暗」,便是所谓的「光圈管主体、快门管场景」。
有几个重要的原则:
拍摄阶段,如果不调整闪灯出力,相机快速的调整原则:
在闪灯的角色是主光的前提下,如果我们已经固定了闪光灯的光位、距离以及出力大小,只在相机上面快速的进行数据调整,那么,原则就像我们刚讲的-「主体太亮,先缩光圈,主体太暗,加大光圈。场景太亮,加快快门,场景太暗,放慢快门」。
先从光圈看,实际上,相机光圈的调整还是会影响主体及场景,但是因为闪灯通常补不到场景,所以一调整光圈时,闪灯对主体的影响就会很显著,而场景虽然有影响,但是没有那么的明显。这个便是「主体太亮,先缩光圈,主体太暗,加大光圈」的道理了。
再从快门看,若主体的主要光源是闪灯,环境光对主体的影响很小,在同步快门以内,快门的改变,主体的主要光源还是一样的闪灯出力,所以主体并不会有显著的亮度改变,倒是场景的部分,快门一调整,会影响环境光曝进来的量,这便是「场景太亮,加快快门,场景太暗,放慢快门」的道理。放慢快门就可以曝进来更多环境光,让场景明亮些。ISO感度的调整,影响的是整个画面,对主体、对场景都会有感觉,而主体改变的感觉会较大些。
以上是一个常用的原则及基础,若以主体来看,不调整相机数据时,要让主体更亮,当然就是加大闪光灯的出力了。另外,有时微小的调整,只要稍微动一下闪光灯的距离就好了,这最有效率,也不需要动相机或闪光灯的数据呢!
我们前面讨论口诀的前提是—「闪灯是主光」。
对于闪灯出力固定时,「光圈控主体、快门控场景」的口诀,一个最大的相对变因其实是环境光。例如,若闪灯的角色只是用来轻微补光,那么,我们可能会发现,当快门异动时,虽然场景也会变亮、变暗,但是主体似乎也颇受影响,若有此情况,这便表示环境光的影响大过于闪灯的影响了。 所以,所谓的「光圈控主体、快门控场景」的理想状况是在以闪灯为主光时!
图1-图4的调整,说明这个现象。图1的数据f4.5、1/25s,这是一个理想值,图2调整成f5、1/30s,虽然差异很小,但依口诀可知主体、场景都会稍微变暗。 图3的数据再调为f5、1/50s,只有动快门,差距快一级,但是为何主体跟场景都暗了?—因为闪灯的出力固定,但只是补光,并非主光,所以快门动了约一级,连主体的曝光都受到环境光减少的影响了!
▲F4.5、1/25s、ISO 400、M 模式。——www.fsbus.com
从场景来看,神木跟人物其实都是逆光的方向,尽管这是阴天,但是环境光的主要来源在后方,闪灯的补光以及光圈、快门数据的设定,影响的便是整体的氛围。 这一张是正常的曝光,以碗灯来做为补光的角色。
▲F5、1/30s、ISO 400、M 模式。
在闪灯出力固定的情况下,依据「光圈控主体、快门控场景」的口诀,可知主体跟场景都会稍微变暗。
▲F5、1/50s、ISO 400、M 模式。
跟上图相比,只调整快门,何以主体跟场景都变暗? 因为在此闪灯只是补光的角色,并非主光的角色啊!请注意到我们前面讨论口诀时所讲的大前提「若主体的主要光源是闪灯」。
▲F5、1/80s、ISO 400、M 模式。
继续再调整快门至1/80s 的情况,主体跟场景继续变暗,但可察觉场景的变化的幅度最大。所以,所谓的「光圈控主体、快门控场景」的口诀,还是得用在闪灯为主光的情况。
而本图的昏暗情况,我们如何改善主体的照明呢?—当然就是「加大闪灯出力」及「加大光圈」,是最直接的调整方式了!
照片直播:www.alltuu.com
网站公告
近期本站被人为恶意注册及发布垃圾帖,每一个发帖都会经过审核,一经发现违法或垃圾帖的用户,帖子将被删除或封号,请大家共同维护互联网环境,共创美好互联网未来。
详细的发帖规则请阅读:
《小猪外链网发帖规则》
《小猪外链网最新金币规则》
注:本站严禁发布灰色违禁违法内容,如发现立刻永久封号,如开通会员的概不退款。
免责申明:本网站内容由平台入驻会员撰写,除创始人账号外,其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小猪外链网立场。如果内容涉及侵犯其他公司、团体的利益、请联系小猪SEO外链网客服举证删除
您的IP:18.216.141.19,2025-05-05 04:15:11,Processed in 0.2808 second(s).